一、【背景材料】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国际场合呼吁并阐述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共产党面对百年来世界前所未有的变化而给出的中国规划,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责任和行动,也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理论贡献,符合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不同文明共享利益、交流借鉴,还需要打破强权政治和霸权行为,实现公平正义和责任共担。
二、【解读分析】
一般来说,责任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理解:第一,责任和义务是指行为人应当承担或履行的道德义务和责任。这个意义上的责任概念,大致相当于义务的概念。二是承担行为的后果,即行为主体应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负责。简而言之,责任就是做什么,承担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为了建立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作为全球治理的主体和参与者,需要分享利益和分担责任。
“观察情况的人很清楚,趋势是明智的。”当今世界,人类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趋势更加强劲。与此同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数量、规模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国际环境日益复杂,不稳定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逆流而上,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时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因此,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各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理念出发,世界各国需要本着负责任的精神进行讨论、建设和分享,同舟共济、共担风险,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人与自然的维度。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人类和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害到自己,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因此,从保护地球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所有国家和民族共同承担合理利用自然、保护环境和控制污染的责任。现代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技术和经济实力,甚至动用武力发动战争,侵占和消耗了大量资源。根据公平正义原则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责任。第二是人与群体之间的维度。由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资源的竞争和占有往往导致人类不同群体之间的斗争,甚至爆发大规模战争。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目的是解决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认识到,地球上的人类是一个命运相同的整体,他们正在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你有我,你有我。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责任共担、合作共赢,是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必要内容,也是抵御风险和挑战的必要条件。
扫码联系华图遴选老师,获取各省遴选考试备考资料,考情分析,笔试面试题!
相关产品推荐:2025年遴选公务员笔试龙腾尊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