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公告 官方通知 职位表下载 报考指导 报名入口 资格审查 准考证打印 笔试成绩 面试公告 资格复审 考试总成绩 体检公示
当前位置:遴选考试网 > 领导讲话

【遴选备考】2021年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8日在合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凌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合肥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历史极值的洪涝灾害、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保持战略定力,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奋力攻坚克难,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45.7亿元、增长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进出口总额增长16.4%,城镇登记失业率3.0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

(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快速响应、闻令而动、严密防控,用三个月时间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至今无新增确诊病例。在这场同疫情较量的殊死搏斗中,数百名援鄂勇士舍生忘死、逆行出征,5.1万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广大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全力攻关,各行各业劳动者夜以继日、连续作战,21万社区工作者、党员干部、志愿者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全体合肥儿女和衷共济、守望相助,个个都了不起,在庐州大地汇聚磅礴伟力,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二)抗洪抢险夺取全面胜利。面对巢湖流域百年未遇的汛情,我们科学预警、精准调度,迅速启动一级响应,果断启用9个万亩大圩分洪,153万干部群众、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应急救援人员顾全大局、坚守一线,加固加高堤坝135公里,排除重大险情317处,紧急转移群众24万人。全力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恢复重建,拨付资金52.8亿元,抢种补种农作物56万亩,修复重建房屋1.7万间,受灾群众安心重返家园,生产生活迅速步入正轨。在这场洪灾中,没有发生重大人员伤亡,重要堤防没有出现损毁,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没有受到冲击,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受到重大影响,巢湖保卫战取得了重大胜利。全市上下风雨同舟、艰苦奋战,用汗水乃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新时代抗洪抢险的英雄赞歌。

(三)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坚持精准脱贫方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实施产业、就业、教育、健康扶贫等“十大工程”,累计投入扶贫资金75亿元,112个工作队驻村入户,4万多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突出产业扶贫,开展光伏扶贫,设置扶贫专柜,开通地铁扶贫专号,实施消费扶贫行动,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实现翻两番,21.5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7个贫困村成为经济强村。健全防范返贫机制,脱贫质量成色更足,广大脱贫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走出一片新天地。

(四)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国家实验室建设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能源、环境、大健康、人工智能研究院组建运行,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等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26个协同创新平台集聚效应持续增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89户、累计突破3300户,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34件。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成立,“抓抗促”科技成果交易会成功举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嫦娥奔月、天问探火、九章计算处处闪耀合肥元素,量子显微、托珠单抗等科技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跑向应用场。

(五)战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创新实施重点产业“链长制”,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16.4%,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51.6%。京东方面板出货全球领先,长鑫存储实现量产,维信诺柔性显示产线点亮,联宝科技率先跨越千亿,联合利华成为全球“灯塔工厂”,中国声谷实现“双千”目标。蔚来中国、欧菲光产业园、神州数码等项目落户合肥。新增3个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5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企业获中国工业大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速,万家企业登云。新增上市公司12家,其中科创板上市7家、位居省会第一。世界制造业大会江淮线上经济论坛、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国际新能源汽车展在肥成功举办。

(六)改革开放释放强大活力。105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实施创优营商环境攻坚,“最多跑一次”、一日办结率、全程网办率实现100%,服务窗口7×24小时不打烊,政务环境位列全国第三。全年减税降费220亿元,新增市场主体20万户。出台人才新政10条、重点产业人才7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9条,连续三年成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完成6.1万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医联体、医共体医保基金付费改革惠及565万市民。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三变”改革顺利推进,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318个。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共建G60科创走廊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等5个合作园区,实现41个城市、65个事项“一网通办”。合肥都市圈引领区域发展,皖北结对共建园区目标考核蝉联全省第一。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正式运行,投资贸易便利化不断提升,新签约项目200余个,开局工作稳步推进。服务贸易试点市、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口贸易示范区有序推进。中欧班列开行568列、净增200列,位居全国第八,成为“合肥制造”走向世界的“钢铁骆驼”。

(七)城市建设谱写崭新篇章。大建设完成工程投资621亿元、增长8.8%,创近十年新高。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构建,商合杭、合安高铁全线通车,新建续建国省干线公路259公里,引江济淮累计完成投资433亿元,启动新桥机场改扩建。轨道交通完成投资170亿元,5号线南段开通运营,实现4线联运、9线在建,单日最高客运量突破123万人次。繁华大道集贤路立交、郎溪路高架、裕溪路高架、长江东路改造竣工通车,天鹅湖、少荃湖隧道下穿贯通,畅通二环工程加快建设。整改较大积涝点10处,治理拥堵点8处,打通断头路20条。新增5G基站、充电设施、公共停车位均超过8000个,新改建公交站亭2000余座,“国家公交都市”创建成功。重拳治理违法建设。依法管理养犬行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合柴1972、长江180等城市更新项目展示工业足迹,传承历史记忆。

(八)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建设高标准农田17.8万亩,粮食产量289万吨,虾稻种养面积突破80万亩,新增“三品一标”83个。生猪存栏64万头、出栏126万头,均超省下达任务。大力实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4.6万亩。全面实施巢湖十年禁捕,退捕渔民全部妥善安置。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806个村,环湖75个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169个,新建改建农村道路1200公里,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青峰岭、将军岭、尖山湖、马郢计划、云里安凹等乡村振兴项目掩映在山水之间,寄托美丽与乡愁。

(九)生态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纵深推进巢湖综合治理,15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南淝河、白石天河、兆河水质稳定改善,十五里河水质达到Ⅲ类,巢湖水质稳定在IV类以上。PM2.5、PM10浓度分别为36、5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85%、提高14.6个百分点。工业地块土壤修复加快推进。中央环保督察、省“回头看”反馈问题按期销号,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积极整改。成功申办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园博会,启动建设骆岗生态公园,建成生态湿地6.2万亩、城市公园5个、小公园小游园63个,植树造林10万多亩,新增绿化面积1000多万平方米,生态园林成为城市最美底色。

(十)民生福祉得到全面提升。持续推进31项民生工程、20项为民办实事事项,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新增城镇就业12.1万人,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建成幼儿园63个、中小学53个,新增学位2.4万个、7.5万个。组建4个普通高中教育集团,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六中、九中新校区加快建设,一六八陶冲湖校区改扩建顺利完成,特教中心新校区、技师学院投入使用,合肥幼专梅冲湖校区开工建设。智慧教育助力120余万中小学生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市一院门诊综合楼、滨湖医院感染病院区开诊,市公共卫生中心、空港医院、中医院、三院新区等顺利推进。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96%,五县(市)融媒体中心通过省级验收,成功举办牡丹奖曲艺大赛、市十二届运动会,第五届全国智力运动会花落合肥,建成南艳湖等体育公园5个、公共健身场所176个,跻身国家首批文旅、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新建43个“幸福驿站”,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交通警察等户外劳动者遮风避雨、驱寒送暖。市老年大学新校区投入使用,创成6个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街道,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74部、棚改安置房建成2.15万套、老旧小区改造103个,惠及10.8万人。扫黑除恶工作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信访维稳、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向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扎实开展。国防动员和退役军人工作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人防民防、防震减灾、科普、气象、档案、保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实现新进步。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大调研活动,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强化依法行政,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圆满完成“七五”普法任务,法治政府建设连续11年全省第一。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全面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246件、政协提案462件。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巩固精文减会成果,压减一般性预算支出,加强审计监督,政府治理效能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

经过全市上下团结拼搏、砥砺奋进,“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过去五年,我们全面提高发展质量,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地区生产总值连跨四个千亿台阶,财政收入连跨四个百亿台阶,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1万元,经济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及省会城市中的位次不断前移。战新产业培育等14项工作获国务院通报激励,高新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六、经开区位居全国第十三、新站高新区位居全国新型显示十大园区第二;肥西、肥东、长丰稳居全国百强,五县(市)综合竞争力全部进入全省前六;瑶海、庐阳、蜀山、包河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持续增强。五年来,我们始终以追赶者的勇气追逐城市梦想,擎起高质量发展大旗,凝聚全市人民力量,合肥跨越赶超的步伐更加矫健。

过去五年,我们全面塑造创新优势,发展势能实现历史性跃升。坚持“科创+产业”和弦共振,一手抓科技创新策源,一手抓新兴产业集聚。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墨子传信、悟空探秘、热核聚变、铁基超导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相继问世,3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合肥滨湖科学城实质运行,安徽创新馆建成使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入列首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芯屏器合”“集终生智”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主要创新指标稳居省会城市前十,跻身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五年来,我们始终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涵养城市底蕴,创新驱动心无旁骛,转型升级聚精会神,合肥犹如风华少年,创新气场更加强大。

过去五年,我们全面激发内生动力,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成果。改革的脚步从不停歇,“全创改”、“放管服”、投融资、住房租赁等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国有资本引领战新产业发展、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公共资源交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改革领跑全国,成为全国“网上政务服务能力非常高”的城市之一。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获批建设,世界制造业大会永久落户。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48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肥投资。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合肥都市圈扩容升级,长江中游四省会深化合作,合肥在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五年来,我们始终以改革开放天地宽的气魄激发城市活力,革故鼎新破除藩篱,海纳百川广交朋友,合肥大气卓越的蓬勃力量更加昂扬。

过去五年,我们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品质实现历史性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巩固,“米字型”高铁网、“一环八射多联”高速路网基本形成,新桥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200万人次。轨道交通从无到有,迈入“网络时代”,运营里程达115公里,“高快一体”城市路网进一步完善。现代化都市区框架全面拉开,东部新中心等五大片区加速建设,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6%。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建成606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成为全国先进典型。五年来,我们始终以内外兼修的追求塑造城市形象,大建设高歌猛进,抓统筹城乡一体,合肥包容开放的现代气质更加鲜明。

过去五年,我们全面推进系统治理,环境改善实现历史性突破。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标志性成果,PM2.5、PM10浓度连续七年“双下降”。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全面提速,投资百亿建设“十大湿地”,巢湖水质创1979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出湖入江水质持续保持优良。率先推行林长制,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46%、28.3%,新增森林43.9万亩、绿化6000万平方米。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超额完成,绿色生产、绿色生活逐步成为新时尚。五年来,我们始终以环境就是民生的理念构建城市生态,治理污染攻坚克难,绿色发展行稳致远,合肥绿水青山的画卷更加壮美。

过去五年,我们全面加强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实现历史性进步。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民生投入超过4300亿元,占财政支出85%。居民收入增长跑赢经济增长,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10万人,城乡低保、特困保障、高龄津贴标准稳步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成。致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一批百姓家门口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投入使用。新建扩建幼儿园346所,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到51%、84%,提高29、28个百分点。新建扩建中小学243所,新增学位28万个。入选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110个城市阅读空间建成使用,成为广大市民流连忘返的“悦书房”,多次荣膺中国最爱阅读城市。实施城区菜市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新建升级134家菜市场,街坊邻里的生活味更浓。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机构覆盖率达98%以上。建成50个警务站、1267个智慧平安小区,守卫一方平安,护佑万家灯火。法治合肥建设全国先进,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五年来,我们始终以民生福祉的改善托起城市幸福,勤勤恳恳书写答卷,点点滴滴汇聚温暖,合肥美好生活的图景更加灿烂。

各位代表!

五年发展备受瞩目,五年成就令人鼓舞。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个领域、各个岗位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肥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和中央、省驻肥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合肥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发展中还存在短板弱项,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城市综合实力不够强,县域经济发展不够充分;重点领域改革需要系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仍需提升,创优营商环境仍需加力;巢湖综合治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优质供给仍然不足;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亟待提升,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仍较突出;个别领域不正之风时有发生,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在路上;政务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倾心尽力,认真履职,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十四五”时期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合肥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争先进位的关键五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五高地一示范”,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路径,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动全市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两个坚持”“两个更大”中勇当先锋、勇创佳绩,为开启合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GDP总量力争达到1.6万亿元,在全省首位度稳步提升,人均生产总值进入长三角城市前十,综合实力迈入全国城市二十强并力争前移。

展望2035年,我们将建设全球科创新枢纽、区域发展新引擎、美丽中国新样板、城市治理新标杆、美好生活新天地,奋力高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力成为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的全国示范城市,奋力迈向具有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强市战略,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建设国家实验室,争取国家布局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力争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50个。高标准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布局建设环科大知识经济创新带,打造“科大硅谷”“量子中心”。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量子科学、磁约束核聚变、类脑科学、生命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等前沿基础领域形成更多引领性原创成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00户,主要创新指标稳居全国前列。构建更加开放、便利、精准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人才“强磁场”,吸引天下英才汇聚合肥、共创未来。

(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争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深入实施“2833”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发展壮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战新产业,推进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迭代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2-3个优势明显的服务业集群,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争创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现5G网络和物联感知体系全覆盖,建设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和全国重要的数据存储中心,“大智移云”产业集群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打造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

(三)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链接。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高质量供给引领新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打造一批国内知名商圈、特色商业街区、新兴消费场景,积极申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建设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健全现代流通体系,构建“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交通运输体系,创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

(四)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打造宜居宜业人民城市。加快构建“中心引领、两翼齐飞、多极支撑、岭湖辉映、六带协同”空间新格局。高品质建设中心城区,高起点规划建设骆岗生态公园、东部新中心,加快提升老城区、滨湖片区、天鹅湖片区功能品质。做强以高新区、经开区为引擎的西部增长翼,做大以新站高新区、东部新中心为引擎的东部发展翼。打造巢湖城区、长丰县城、庐江县城三大市域副中心和一批特色城镇。构建以巢湖为核心、江淮分水岭为屏障的全域生态格局。提速建设合六、合淮蚌、合滁、合芜马、合安、合铜六大发展带。增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实施“1155”行动计划,基本形成“时钟型”高铁网、“两环十三射多联”快速交通网。实施新桥机场改扩建、引江济淮二期等重点工程,打造区域航空枢纽和江淮联运中心。实施新一轮城市大建设,深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全面提升水电气热供应保障能力,高水平建设“城市大脑”,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典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围绕争创“千亿县”目标,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打造“种业之都”。优化“环湖、近城、岭上、多极”农业发展布局,加快蔬菜、草莓、龙虾等12条产业链建设,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打造百亿级龙头企业。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争所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50万元。培育向上向善新风尚,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建设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

(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科技管理、农业农村、医药卫生等重点领域更深层次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引导土地、资本、人才、数据等向先进生产力集聚。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把服务绩效交给企业和群众来评价。推动开发区向战新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迈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经开区跻身全国十强,新站高新区争创国家级。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加速融合,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优等生”。引领带动合肥都市圈做强做优,打造全省发展核心增长极。高质量建设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高标准推进服务贸易试点、进口贸易示范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加强外贸外资外经联动,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扩大合肥的“朋友圈”。

(七)加快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美丽中国合肥样板。坚持“两山”理念,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构建岭湖辉映、田园楔入、多片多廊的绿色生态系统。深入实施巢湖碧水、安澜、富民“三大工程”,开展点源、线源、面源、内源“四源同治”,建设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把巢湖打造成合肥最好名片。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五控”措施,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提升,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实现国考断面稳定达标。加快重点地块土壤污染治理,创建国家“无废城市”。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碳,强化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际湿地城市,加快建设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的生态高地。

(八)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坚持人民至上,有效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加快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结合多元化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推进托幼一体。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擦亮“学在合肥”品牌。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动高中教育特色多样。深化产教融合试点,支持合肥学院、安大江淮学院、合肥职院、合肥幼专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技能型大学,打造全国职教名城。支持中科大、合工大、安大等在肥高校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守护文化精神家园,保护文化遗产、历史街区和名镇古村,强化非遗保护,推进全民阅读,打造文化强市。加快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大力引进优质医疗资源,三甲医院数、每千人医师数和床位数显著增加,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争创国家卫生城市,打造更高水平的“健康合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持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构建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建设体育强市。坚持“房住不炒”,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让人民群众同在蓝天下、共享新生活。

今后五年,是合肥乘势而上、厚积薄发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通过多年努力,我们积累了创新发展的领先优势,夯实了现代产业的厚实根基,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大局大势,努力拼搏奋斗,善于化危为机,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开创合肥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三、2021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我们必须把握新阶段、抢抓新机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们必须践行新理念、找准新路径,坚持以改革突破制约,以创新塑造优势,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中开辟新境界。我们必须融入新格局、展现新作为,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赢得战略主动,在强化区域联动中提升城市能级。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节能减排完成省控目标。

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推动科技创新再绘新蓝图。

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落实省科创攻坚力量体系建设任务,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建成运行量子创新院一期。全面推进能源、环境、大健康、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组建运行未来技术研究院。建成中科大高新园区、北航创新院、合肥先进计算中心一期,开工建设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中科院创新院二期、清华公共安全院二期,推动北师大合肥研究院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基本建成聚变堆园区工程,力争合肥先进光源等四个装置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在国家创新版图上刻下更多合肥烙印。

完善机制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实行“揭榜挂帅”“定向委托”,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重点领域,集中攻克“卡脖子”核心技术,形成竞争新优势。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00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汇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造更多“独门绝技”。

提质增效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大力发展科技服务型企业。提升安徽创新馆枢纽平台功能和服务企业能力,建设科技大市场,办好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促进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提升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持续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建成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构建知识产权运营保护服务体系。广聚海内外英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0个以上。设立“合肥科学家日”,以城市的名义向科学家致敬。

(二)提升产业能级再上新台阶。

实施产业链强基固链工程。完善“链长制”,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聚焦核心环节,实施一批标识性重点项目,建成欧菲光、四创电子产业园,加快长鑫存储、晶合二期、沛顿封测、康宁过滤器等项目建设。聚焦关键技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新增省级“三首”产品100项以上,巩固家电、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优势。聚焦数字赋能,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推广使用工业机器人3000台,打造3-5个全国行业标杆智能工厂。

实施产业集群工程。提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三大国家战新产业集群能级,巩固IC芯片、显示面板、智能穿戴产品领先地位,推进智能语音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试点。加快建设7个省级战新产业基地,推动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网络安全跻身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培育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中国声谷扩园增量提质,实施“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工程,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华云、中国电信等数据中心建设,实现5G网络城区及重点乡镇深度覆盖,打造教育、医疗、城市治理等领域典型应用场景,催生新赛道、落地新技术、培育新经济。

实施服务业提升工程。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深化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研发设计、软件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速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国家两业融合试点园区。促进智慧养老、旅游休闲、家政服务、体育健身等生活性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快顺丰基地、宜家广场、华侨城半汤温泉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

(三)融入新发展格局再作新贡献。

精准施策激发市场活力。持续减税降费,落实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让企业轻装前行。修订高质量发展政策,精准高效助力市场主体发展,新增市场主体24万户。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制造业、小微企业、科创企业信贷规模,新增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15%以上。加大上市企业培育力度,支持更多企业登陆科创板,展现合肥板块在资本市场的科技力量。

广辟渠道扩大有效投入。用足用好中央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加大“两新一重”、先进制造业、民生保障等领域投资,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00个、竣工300个。实施300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技改投资增长7%以上。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扩大投资。围绕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链、城市功能链,招大引强、招才引智,新签约项目投资增长10%。

丰富业态释放消费潜力。高品质建设国家级淮河路步行街,提档升级天鹅湖中央商务区,加快白马服装城等传统商城转型升级,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打造时尚消费新地标。发展新零售、线上服务、社区生活服务,推动“老字号”开发新品种,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建设改造特色商业街区、夜间消费街区,打造夜间消费新商圈,让城市街巷更有烟火气。

(四)建设人民城市再上新水平。

科学规划建设重点片区。加快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优化重点区域、重要节点城市设计。东部新中心,重点实施老合钢片区综合改造,建设市博物馆、市儿童医院、宝武(安徽)总部、工业遗址公园,加快“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骆岗生态公园,加快建设园博园、滨湖国际科学交流中心等五大工程,打造城市会客厅,塑造优美天际线,提升城市建筑美学水平。临空片区,重点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园,加快布局国际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建成国际小镇一期。运河新城,全面启动路网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环境科技小镇,打造现代产业新平台、文化休闲新天地。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突出“生态+科技”理念,高标准建设配套设施,打造最美科研圣地,让科学家仰望星空、探索未来。

加大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推进沿江高铁、新合肥西站、合新高铁、巢马城际建设,加快明巢、德上、岳武高速建设,开工建设新桥机场二期,完成白龙通用机场主体工程。加快建设南二环畅通工程,建成北二环东段,实施西二环、金寨路快速化改造。开通运营轨道交通4号线。加快1号线三期、2、3、4号延长线、5号线北段、6、7、8号线一期建设,推进S1号线前期工作。治理拥堵点15处,打通断头路30条,新增公共停车位5000个、充电桩8000个。完成四里河滨水生态公园等景观亮化。启动拱辰街、大铺头、姚公庙、义城老街等改造项目,在城市更新中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精雕细琢提升管理水平。以绣花功夫管理城市,建设“城市大脑”,推进“一网统管”,智能管理交通出行、公共安全、政务服务,提高大城市治理水平。全面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改造老旧小区265个。大力整治城市积涝点,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开展违法建设治理专项行动,整治背街小巷环境,依法规范养犬行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着力解决停车难、交通拥堵、意杨飞絮,把服务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用精细管理传递城市温度。

(五)推进乡村振兴再谱新篇章。

提速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优化工业布局,提升县域开发区经济密度和投入产出强度。实施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加快肥东高端装备、肥西电气机械、长丰汽车零部件、庐江动力电池、巢湖光学光电等产业发展,每个县(市)集中培育1-2个战新产业集群。加大县域发展支持力度,加快城区优质资源向县域延伸覆盖,促进四大开发区与县域开发园区对接合作。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升县城综合发展能力,培育发展一批重点镇和特色小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常态化监测预警出列村、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及时帮扶、动态清零。推动乡村产业向广度深度拓展,优化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产业扶贫政策,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三达标一美丽”工程,新改建农村道路500公里,升级改造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加快建设包河圩美·磨滩等重点项目,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造新时代幸福新农村。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成高标准农田10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300万吨以上。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扩大生物育种产业化规模。深入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蔬菜瓜果生产面积达180万亩,稳定生猪出栏水平。推进地标品牌建设,建成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60个,新增“三品一标”认证70个。推动农业科技与应用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农业谷”,建设10个规模化农业智慧设施、培育15家农业物联网主体。建设现代农业气象示范基地和预警科研中心。精心办好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交流会。

(六)深化改革开放再添新活力。

携手共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深化合肥与上海张江“两心同创”,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提速发展蜀山环境科学、庐阳金融科技、瑶海物联网、肥西生物医药等合作园区,高水平打造包河合杭梦想小镇、肥东长临河科创小镇。推进县(市)区、开发区与长三角城市结对,加强创新发展、产业协同、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引进高端创新资源、优质公共服务。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居民服务“一卡通”水平,推进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治理同频共振。

敢闯敢试建设自贸试验区。全面提升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境指定监管场地功能,形成一批特色化差异化制度成果。高质量推进服务贸易试点、进口贸易示范区建设,做大信息技术等高附加值离岸服务外包规模,扩大优势产品出口。高水平办好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高标准建设开放大通道,推进中欧班列提质提效,航空货物吞吐量超过10万吨,合肥港集装箱吞吐量40万标箱以上。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推进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

蹄疾步稳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稳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巩固拓展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成果,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实行“标准地”制度和“亩均效益”评价,全面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设人力资源服务大市场,推进政府数据有序共享开放,让数据流变成价值流。

自我革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开展营商环境迭代优化专项行动。深化“证照分离”,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多审合一改革,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拓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范围,强化“互联网+”系统应用,推进跨部门协同和信用监管,实现更多事项“一网通办”。完善府院联动协调机制,提升办理破产和执行合同工作质效。实施民营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惠企政策“直通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

(七)建设美丽合肥再展新形象。

精心打造最好名片。开展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巩固拓展重污染河流整治和生态修复成果。稳步提升南淝河等重要河流水质,加大清水河流保护,确保国考断面稳定达标。持续推进环湖截污系统工程,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加快畜禽养殖规模化无害化,实现环湖一公里农药化肥“零增长”。建立蓝藻预警防控体系,削减湖体污染存量。巩固巢湖禁捕退捕成果。持续推进十八联圩湿地建设,完成玉带河等7个湿地修复任务,初步构建环湖湿地生态屏障,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坚决守护一湖碧水,呵护好安徽人民的宝贝,让巢湖真正成为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

重拳出击治理环境。强化大气污染防治“五控”并举,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稳定。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快红四方、马合钢地块土壤污染治理。推进固体废弃物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建成龙泉山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肥西、蜀山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完成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化工园区和企业环境风险排查。搭建“数智环保”平台,建设95个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站。全面实施“三线一单”,大力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监管,落实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保持高压态势,持续攻坚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绿盾”核查等反馈问题整改,坚决守护好我们的美丽家园。

提质建设公园城市。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加快建设林长制重点项目,新增造林2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市1个、森林城镇5个、森林村庄49个。提升庐州公园、学林公园、新安江公园品质,加快凤凰湖公园、三十岗郊野公园建设,建成小公园小游园40个、城区绿道100公里,打造“园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美丽景象。

(八)增进民生福祉再交新答卷。

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进一步压实“四方责任”,健全及时反应、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防控机制。落实落细重点人员、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防控措施,加强入境人员闭环管理、进口冷链食品和物品风险管控,守好农村地区和社区两个重要关口。加强防疫物资保障,做好流调排查、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确保疫情不出现反弹。

多措并举提升就业和社保水平。就业是最大民生。实施精准就业政策,加大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推进医疗保障监管和执法体系建设,加强医疗救助市级统筹。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创建智慧养老示范街道、社区和企业。加强房地产市场供需双向调节,深化住房租赁三项试点,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让各类人才在合肥安居乐业、愉快创业。

优化布局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教育优先优质发展,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新建中小学28所、幼儿园52所,建成九中新校区,加快一中东校区、一中淝河校区、六中新校区、八中运河校区建设。提升集团化办学规模和水平,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智慧教育全覆盖。办好特殊教育,扩大开放教育。推动安大江淮学院转设,创成合肥大学。深入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高水平建设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提升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水平,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继续推动黄麓师范二期建设,打造巢湖岸边璀璨的教育明珠。

守护精神家园打造文化合肥。厚植文化之根,凝聚城市之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汇聚向上向善强大力量。弘扬渡江战役等红色文化,保护庐剧、巢湖民歌等非遗文化,传承包公文化,挖掘三国文化、淮军文化。加大历史文化建筑、古街古村保护力度,让城市文脉传承延绵、历久弥新。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成开放市工人文化宫新馆,加快建设市科技馆新馆、中心图书馆、妇儿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启动建设市美术馆。举办202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推进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市建设,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培育智慧文旅、数字文旅等新业态,打造市民度假休闲新乐园,让乡音乡愁可闻可触、田园山水可望可及。

提高医疗水平护航健康合肥。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建成市公共卫生管理中心、二院老年护理院,加快国家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空港医院、三院新区建设,开工建设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项目11个、基本建成6个。加强市属医院与国内高水平医疗机构合作,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快市中医院建设,打造中医药科研高地、医疗服务高地。做强县级医院,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作用,当好健康“守护人”。大力发展托幼服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推进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市建设,新建体育公园等设施150处以上,精心办好合肥国际马拉松赛、全民健身运动会,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社会治理。启动智慧社区二期建设,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全部达标,完善家门口的服务体系。新建“幸福驿站”50个以上。坚持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畅通渠道、综合治理、关口前移,初访信访90%以上化解在基层。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智慧平安小区建设覆盖率达60%以上。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年整治行动,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争创“七五”普法全国先进城市,全面启动“八五”普法工作。强化药品疫苗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加强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扎实做好民族宗教、人防民防、防震减灾、气象、新闻、档案、保密、残疾人等工作。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恰是百年风华,奋斗正当其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以政治建设引领前行航向。坚定信仰,忠诚于党。我们要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以敬畏之心树牢法治信仰。良法善治,法律至上。我们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依宪行政,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制定实施法治政府建设规划,让政府规章制定有准度、权力运行有法度、严格执法有力度。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提升政务公开标准化水平,让阳光政府更加透明,让法治成为根植于内心深处坚不可摧的信仰。

以过硬作风提升服务效能。政府效能,营商之要。我们要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深入基层聆听最深处的声音,关注群众和企业的痛点难点,俯下身子躬身为民。审批事项能减则减、能放则放,出台政策更加精准,服务监管更加高效。以勤勉之心履职尽责,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深入推进“大创新、大产业、大建设、大提升”攻坚行动,汇聚主动作为、善于作为的向上力量。以忠诚之心勇毅担当,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树牢干事创业正确导向,让广大干部胸中有志气、脚下有底气。

以坚决态度建设清廉政府。政府清廉,百姓之福。我们要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扎紧制度篱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委实施细则,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松绑。从严从紧抓好预算执行,扎紧政府花钱的口子,放宽助企惠民的路子,以政府紧日子换取百姓好日子。持续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政府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法律、监察和人民监督,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让清风正气温润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以人民情怀扛起使命担当。最美合肥,百姓是天。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恪守人民情怀,群众盼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把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植根人民化为切实行动,真正让政府服务走上门、群众幸福来敲门。持续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高质量实施民生工程、为民办实事事项,一件接着一件办,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奏响城市和顺致祥的幸福华章,让市民的笑容成为城市最美的风景。

各位代表!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使命在肩、心潮澎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永葆初心、牢记使命,风雨兼程、勇往直前,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向往接续奋斗,为绘就合肥现代化建设新画卷破浪前行,在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中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猜你关注
【遴选金句】会议讲话金句汇总(五)
猜你关注
【遴选金句】密切联系群众
  • 网络课程

2023年中央遴选4天鹏飞线上直播课程回顾

?2387.00
课程详情

2023年中央遴选4天鹏飞线上直播课程回顾2022年中央遴选4天鹏飞线上直播课程回顾

?2387.00
课程详情

2023年中央遴选4天鹏飞线上直播课程回顾

?2387.00
课程详情

2023年中央遴选4天鹏飞线上直播课程回顾

?2387.00
课程详情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在线客服

发送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