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1:11
华图教育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银发产业发展日益壮大。当前,与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老年消费需求相比,我国银发产业供给较为滞后,供需不能很好地匹配,集中体现为一些老年用品不好用,不少老年消费者不会用、不敢用。比如有老年人反映,自己的老人手机声音太小、字看不清,坐浴椅不能调整高度,小家电新功能多、看不懂标识,等等。种种不便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老年人的消费意愿。要更多从供给侧发力,推动银发产业发展,至少要闯三关:
在制造端多下功夫,提供“好用”的产品。相关企业应深入研究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贴近他们的使用习惯,加强软硬件方面的适老化改造,比如多采用语音控制替代按键输入、用柔性生产满足个性定制等,减少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的困难和不适,让产品方便好用。
在质量上严格把关,增强“敢用”的信心。老年用品服务于老年人,使用安全性是第一位的。这既需要生产企业引起重视,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老年用品种类繁多,不少产品在选材、安装等方面缺乏安全标准,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质量标准规范体系,提升银发产业的整体质量和信誉。
在流通上搭建“桥梁”,创造“会用”的条件。大街上,老年用品超市或专卖店往往难觅踪迹,上电商也几乎找不着老年用品专区。尽管一些新型老年用品功能多、用处大,但不少老人不会使用,甚至根本不知道新品上市。究其原因,并非产品本身不好,而是流通环节等不畅,阻碍着他们知晓、使用老年用品。在线下,应多创造体验场景,比如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和养老服务业融合,在养老机构投入新型产品等,方便更多老年人试用、购买;在线上,应引导电商平台做好推广和分类,畅通老年人了解、获取新产品的渠道。
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用品推陈出新,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有些新型老年用品打着健康的幌子,实际上却是“伪科学”,还有些智能产品看似先进,背后却侵犯老年人个人隐私。对于这类新问题,相关部门应及时加强监管,共同维护好银发产业的发展环境。
2021-04-02 10:34
2021-02-26 11:37
2020-11-26 21:57
返回
返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