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公告 官方通知 职位表下载 报考指导 报名入口 资格审查 准考证打印 笔试成绩 面试公告 资格复审 考试总成绩 体检公示
当前位置:遴选考试网 > 政策理论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植根土地的文化追寻

一、【背景材料】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护中国优秀农耕文化,指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如何将先民的农耕智慧引入现代农业生产和现代生活方式,使之成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抚慰人心的文化源泉,是全面推进农村振兴的时代命题。

二、【解读分析】

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振兴,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利用是不可替代的资源。近年来的保护实践证明,以农民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种力量参与的保护机制是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内蒙古敖汉旗是中国旱作农业的发祥地之一。当地政府把农业文化遗产变成了当地发展的金字招牌,先后建成了敖汉旗旱作农业展览馆和中国小米博物馆。2014年以来,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大会连续六年召开,与国内外农业遗产地交流保护经验,使小米产业链成为帮助脱贫的主导产业。2017年,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农民计划在河北省歙县成立以王金庄村为核心保护区的旱梯田保护利用协会。他们组织了一次社区资源调查,加深了他们对梯田和村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看出,在生态脆弱、经济贫困的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地方政府找到了摆脱贫困的抓手,让农民看到了地方文化资源潜在的多功能价值,拓宽了非政府组织为国家建设服务的路径。

纵观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我们还可以发现,无论是江苏兴化传统农业体系,将遗产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还是湖州桑吉鱼塘,借助农业文化遗产再现其本来面貌;无论是桑树产业带动健康生态农业的夏津黄河古树,还是保护和利用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贵州从江稻鱼鸭复合系统,都显示出农耕文化应对现代化危机的强大适应性和创造性。这充分说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并不是让我们回到过去,而是在当下的基础上重新思考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未来。作为实践“青山绿水,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成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以及国际可持续农业运动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可以形成一种精神力量,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活得更好,活得更好。如果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失去了继承这些生产生活经验的能力,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特色,更是一个基于历史认同的安身立命之所。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表面上是为了保存传统农业的智慧和与城市文化相对应的地方文明。它的长远意义在于保留现在与过去生活的联系,保留那些与农业生产生活相符合的文化记忆。这既是弘扬农耕文化的精神基础,也是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

猜你关注
【遴选面试热文】从“划”到“管”,助转型促发展(政策解读)
猜你关注
【遴选政策理论】不折不扣抓落实

华图遴选公众号

关注我

带你拼出一个未来

华图遴选在线客服

加好友 领取免费备考资料

加入
  • 网络课程

2023年中央遴选4天鹏飞线上直播课程回顾

?2387.00
课程详情

2023年中央遴选4天鹏飞线上直播课程回顾2022年中央遴选4天鹏飞线上直播课程回顾

?2387.00
课程详情

2023年中央遴选4天鹏飞线上直播课程回顾

?2387.00
课程详情

2023年中央遴选4天鹏飞线上直播课程回顾

?2387.00
课程详情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在线客服

发送
站长统计